2007年12月22日 星期六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生命的 16 項現象

  1. 生命是由簡至繁。
  2. 生命是由基本的單位串連而成。
  3. 生命需要有內外的分別。
  4. 生命使用了少數的主題產生大量的變化。
  5. 生命是依照訊息組成的。
  6. 生命是藉訊息重組,從而產生新變化。
  7. 生命進行創新時同時會發生失誤。
  8. 生命是起源於水中。
  9. 生命需要糖分來維持運轉。
  10. 生命是週而復始地運作。
  11. 生命是反覆利用物質來使用的。
  12. 生命是藉汰舊換新來維持的。
  13. 生命是尋求最適而不是最大的。
  14. 生命是機會主義者。
  15. 生命是在互相彼此競爭。
  16. 生命是彼此相關,彼此依存的。

註: 此文取材自<<生物學的觀念>>

2007年4月7日 星期六

有效進行生物比較


要有效進行比較,你最好能:
- 熟悉生物體內所有的系統及其相關構造,包括:
- 動物
- 植物

作為生物科,比較的範疇一般而言皆是生命特徵,目的是了解不同的生物如何生存,如何用不同的策略及方法延續下去,這包括:
七個生命特徵,包括:
- 營養作用
- 呼吸作用
- 排泄作用
- 生長
- 運動
- 生殖作用
- 感應作用
另外,還有一些輔助機制,包括:
- 支持作用
- 運輸作用
- 身體防衞

為了....所以生物便.....

「為了……,所以便……。」

以上的說法,相信許多同學也曾寫過,但是,以科學學習的角度,以上的說法不是常用的格式,並不能真正說明事件的背後原因。在科學人的眼中,所有事物也是遵守一定的自然規律而發生的。也即是說,如有一定的條件的話,事物便會發生的了,一切的事物發生並沒有預先的目的。

「一切的現象皆是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連生命的現象也不例子。」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每個人皆能接受的。不過,要好好掌握科學,這樣的想法是必需的。

在這裡並不是說世界上發生的事一定是沒有目的,祗是科學是這樣子看世界的。科學並不排除世界的事物可能有一定的目的,祗是科學並不是研究這些而已。例如科學並不排除神的存在,祇是不會去研究神而已。至於為何不研究「神」,容後再談。

以下是常見的寫法,試運用你的知識,修正以下的寫法:

1. 為了吃到樹上的葉子,遠古的長頸鹿的頸便逐漸變後愈來愈長。
2. 為了獲取更多的陽光,植物向光生長。
3. 為了排走多餘的水分,當我們喝下大量水分後,身體便排出較多尿液。
4. 運動時,為了排走多餘的熱能,身體便排出更多汗液。
5. 運動時,為了獲取更多氧氣,身體的呼吸速度及深度便增加。
6. 為了補充氧氣,運動時會吸入更多氧氣。
7. 為了對抗病原體,身體產生抗體。
8. 為了能配合昆蟲的成長期,長日照的植物便在夏天開花。
9. 為了避免血糖過高,進食後身體會分泌較多胰島素。
10. 為了在缺氧的情況下繼續生存,酵母菌會進行缺氧呼吸。

完成以上修正後,想一想下的問題:
- 你覺得與未修正的說法有甚麼差異?
- 為甚麼日常我們經常會用以上的說法?